您现在的位置:药融学院 > 线下活动 >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药融学院 > 线下活动 > 正文

药融圈2017中国医药化工供应链形势战略总裁峰会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17-12-11 药融圈
2017年12月8日,由药融圈主办,丽珠医药、迪赛诺药业、摩贝、网化商城协办的2017年第一届中国医药化工供应链形势战略总裁峰会在上海成功召开。国邦药业董事长邱家军、安徽金禾实业总经理杨乐、美诺华药业董事长姚成志、迪赛诺药业总经理李金亮、安徽新星董事长李晓祥、永太科技总经理何匡、中国医药商会秘书长谈圣采等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上市或者符合上市标准的优秀企业家、外企代表、欧美、日韩、印度客户端代表及政府领导出席本次会议!五十位大咖全方位直角探讨“重塑竞争力—供应链新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的议题,引起一波又一波头脑风暴。本次会议由江西隆莱(凯瑞斯德)董事长吴生文担任大会主席,药融圈创始人王波先生全程主持。

 

大会主席吴生文先生致开幕辞

 

这是艰难的时刻, 这是最好的时代

       2017年6月1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CFDA)正式成为ICH成员,国家大力鼓励创新, 各种基金大量投入新药开发 – 新药开发公司的估值越来越高,药企将有大于三分之一会被淘汰。上游的企业路在何方?史上最严的环保安全风暴下,去除“小,散, 乱”趋势一定会持续,价格持续上涨 ,如何认清形势,应对挑战, 寻求医药化工供应链持续稳定的发展并寻求长效发展的新战略?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我们的企业是否适合迎接挑战?

 

大会主持人:药融圈创始人王波 

 

PART1: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敢问路在何方?
 

来自东北、西南、中部、江浙、南部等全国各个地区的企业代表一一分享各地环保形势,由于人数众多,本文只截取部分 

 

何匡
浙江永太科技总经理

 

永太专注于氟化工领域,涉及医药、植物保健、新材料三个领域,我们企业有两个工厂分别是江苏和浙江,总的开工率一年大概有9个月。对于目前环保形势,我们采取策略是向下游转型,医药改革是比较重点方面,实名制度改革和流通制度改革,我们在中国做一致性评价,首先保证cmo业务,同时向创新药转型,污染项目能规避就规避掉。农药方面,我们的策略是并购销售公司、制剂公司,做全产业链控制。涉及医药短期目标根据一致性做长期规划,比如十年新药设计。

 

彭立增

济南爱思医药董事长

 

第一点,山东是医药化工和基础大化工大省 ,就山东菏泽来说每个月都有检查,除了环保还有安监检查,所以投入的精力还是比较大,今年10个月的生产,企业最大感受是停产和限产,动不动几百家企业停产。第二点,山东安监厅决定,2020年6月份前所有的化工企业必须进化工园区。 第三点,杀伤力比较大的政策是低于三个亿的企业不能进园区。


李金亮

上海迪赛诺药业总经理

 

一切时代的艰辛,都要努力寻求突破。中国企业在面对国内环保困局,做重新布局的时候,不同企业都应选择不同的方式。对于我们企业,我们做原料药为主,订单真的不缺,缺的是产能,最大问题就是关键的基础物料短缺。最新医药供应链的建立,这方面困难肯定有,我相信通过药融圈集思广益不管是在技术创新还是供应链创新上都能走出新天地。

 

李倩

上海北卡医药总经理

 

北卡现在在安徽东至这个园区生产,目前来讲整个安徽环保形势都不是很好,东至园区不大,约40家企业,原先都是农药厂,按照当地政府现在政策是将园区企业腾笼换鸟,把园区企业数量减少,政府允许开工率8-9个月,总的来说企业还是得按照规范来做,适度领先,才能跟得上。

 

郑保富

上海皓元医药董事长

 

我们是技术派,企业的发展就是看市场,技术,资本,每个人都把企业这样去布局都会做的更好。谈产业链,就是计划和市场的资源整合。谈环保就是国家整改。个人理念,和很多政府园区接触,很多政府对行业不了解,我们就要去引导政府去做环保的生态环境,每一家的废水达到标准,不同产业不同公司废水是起到调和作用的。引入产业就要让企业做出调整,打造相对友好的园区生态环境。企业进入园区之后对园区的环境是什么影响,要有一定融合,而不是过度的同质化。

 

刘保全

北京莱瑞森医药董事长

 

莱瑞森不是专注于生产的企业,我们精力在于仿制药研发报批和市场开拓,目前环保对医药化工带来的影响首当其冲,给医药企业生产带来压力比较大,但是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企业创新不止是新药创新,我们更应该关注供应链末端生产的技术创新,做到正规化,连续化,这样中国医药化工供应链将会相对全面,那么比起发达国家更具占有优势。

 

高峰

北京世纪迈进董事长

 

我们拥有两个生产基地, 大连是GMP工厂是七大生化园区之一,该生产基地是做规范市场高级中间体生产,一年12个月全年开工,相对大连工厂我们河北工厂就惨了,差不多半年时间无法开工,策略适度领先,园区就我们一家有排污证,反而是政府关注必查。

 

安荣昌

开原亨泰制药董事长

 

我来自东北,相比其他地区,我们这里医药产业相对落后的,不同地区的执法标准是不一样,甚至执法差距有2年以上,但是未来会一致的,作为相对落后地区做法就是向发达地区学习,学习环保意识,实事求是,适当的了解发达地区的水平,要比发达地区适度落后,比落后地区相对领先。

 

PART2:中印供应链竞争力趋势对比



上海力田化学品董事长陈维华分析印度优劣态


上海力田化学品董事长陈维华

 

印度优势:

1. 印度协会很强,政府下达命令是下达给协会,协会去传达给政府,政府不能直接干预生产,印度很少一刀切关停生产

2. 印度政府各部门的政策明确和延续性比较强

3. 印度的工资非常低

4. 印度环评按照产品个数和总产量来确定的,一次环评可以报不超过100个产品,产品切换很快的,一般产品环评3-6个月就能搞定,费用非常低,印度GMP以工厂来认定,不以产品认定

5. 环保处理费用相对低

6. 印度有很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7. 政府和银行对新创办企业支持力度很大,银行贷款支持力度达到4%的年息,设备方面政府给于十年的返还期限

 

印度劣势:

1. 大企业通常决策缓慢

2. 政府办事效率比较低,腐败现象严重

3. 中大型企业运营成本高,缺乏产业集合优势

4. 产业工人的素质普遍没有中国高,受教育人少

5. 化工产业链没有中国完善

6. 基础设施非常差,物流缓慢

7. 国民缺乏冒险精神

8. 资本市场不够发达

9. 气候炎热不利于化工生产和发酵

 

客户端对于中国供应链的形势挑战分析以及一些建议

 

 

杭州企创化工董事长王竹斋:我们70%+的客户都是印度客户,接近印度前20都有在合作,以配合注册等方面展开合作。我觉得现在形势还是蛮不乐观的,感觉是冬天快来了,以前一个产品通过验证,我可以做20家的销售,因为他们产业链是非常密集的,印度一个产品有30家在做。印度很多起始物料已经自己在做了,以前产业链,一个大公司可能有一个小公司给他做配套,做服务,接下来你会发现,产业链低端一部分在中国,一部分在印度了。印度人在试图打破供应商布局,我们做的顶端公司 像mylan 同等产品印度价格不高于5%的,他们更倾向印度当地采购。中国产业链末端的优势在慢慢失去,我们新药可能是春天的形势,但是供应链末端产品接下来1-2年会非常惨烈。接下去会有大量的产品失去出口,进口是大量增长,出口会走下坡。除了发酵类产品,印度的产业链不完整的,但当印度基础化工都完善了以及配套都上来了,那么中国企业很多都没有优势了,供应链将会成为在中印供应商竞争。我做印度15年,印度很多项目都谈过,发现很多项目都失去优势,你的末端失去优势了,你何来谈顶端?中国顶级制剂出口的无非华海恒瑞,印度顶级制剂公司很密集了,他们都在竞争,所以制剂企业对原料药要求的越来越严格,原料药企业对你的中间体的成本要求越来越高。

 

上海迪赛诺药业总经理李金亮:2006年在印度投资企业,最近在印度买了300亩地,继续投资,原料药,维生素也会在这些领域去发展,总的来说印度发展空间也非常大,现在来看就是中国龙和印度象,印度是民营资本增长非常快的企业,中国企业是初期发展迅速,到后面就会到了瓶颈。

 

印度Glenmark采购负责人James He:第一,目前全球供应链形势是往印度倾斜的,中国优势不再像以前那么明显;第二,国内有些技术方面没办法突破,最后在印度深加工得以解决;第三,中印长期来讲属于竞争关系,但是印度企业会优势互补;第四,布局方面,对于中国企业是否适合在印度投资,要基于是否有合适印度合作伙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第五,我们讨论机遇和挑战,国内企业现在没有办法解决环保问题等,优势就在丧失,可能只会有暂时的优势。

 

印度Cipla采购负责人许兴明:第一,印度采购人员,往往能把价格压的很低,印度的价格是相对全球采购价格是非常低的;第二,Cipla中间体采购策略是同等价格条件下或者印度价格高出5%以内的,是优先在印度采购,中印之间竞争还是会非常激烈,全球其它企业在中国采购面临很多问题,为了保证供应链的安全,有些会考虑在印度做第二供应商。

 

药融圈创始人王波:我们谈产业链,从基础化工品、中间体、仿制药、新药,和国外强国形成竞争,仿制药印度领先很多,而印度以仿制药优势,我们之前给印度人很长时间的支持,印度创业成本很低,慢慢有些上游的产品,印度企业都自己开始做了,而中国成本很高。面对印度整个形势接下去趋势也会加快。

PART3:全球客户端视角来探讨中国的供应链现状以及所要面对的危机挑战

 

杭州明月精细化工董事长谭满芳分析中国环保政策对供应链影响

杭州明月精细化工董事长谭满芳

 

中国医药行业的优势:

1.近几十年来在基础化工,规模发酵基础上进行的全产业链研究,开发及生产来看中国全产业链还是非常全的。

2.中国在工程、安全、环保等方面全面提高

3.商务拓展和国际化的提高,使中国成为全球医药化工最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第一大API出口国

 

中国医药行业的缺陷:

1.集中度差,企业水平参差不齐

2.中小企业过多,环保投入不足

中小型企业:无力于环保升级,API市场:77.04%的小型企业面临改造升级,否则将被首先淘汰出局

大型企业:手握重金,治污水平较高,受环保因素影响较小,随着小产能的逐渐退出,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3.政府监管随政策变化,缺乏专业性、延续性、统一性

 

环保政策造成的影响:

价格上涨、供应链不完善、 交货不及时,甚至无法交货,从而导致商业信誉损失、政府信誉损失、国内外客户损失甚至冲击整个行业。

 

客户可能采取的措施:

1. 短期内无法变更(无法短期取代中国完整产业链)

2. 中国供应商选择条件与趋势:EHS法规符合,企业规模,企业位置,企业证照齐全

3 .寻找国外其他供应商,降低风险

4 .中长期:中低端产业:培养其他如印度、东南亚等地区的供应商

中高端产业:回归欧美市场(理念一致,风险低,成本差距持续缩小,质量保证性强,供应链管理强)

 

中国与西方供应链管理比较:

 


接下去几年国内企业发展趋势就是中小型企业创新型的企业将逐步与大企业合作发展,而无技术特色或者说无环保特色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大中型企业则会深化发展:1.加强技术、环保、安全投入 2.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与政府协调与影响 4.效益提升进一步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5.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高加强 6.做特色产品,与特色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中国医药课课长陆文俊 :日本伊藤忠公司今年医药方面销售额有6个亿美金,之前做中间体为主,02年开始做原料药和制剂,这十几年当中利润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很多产品做到了日本市场的垄断。做日本市场首要是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就可以做到利益的最大化。15年前是韩国、印度去做日本市场比较好,但是接下来的5年应该是中国进入日本市场的好时机。2015年开始,日本官方在中国审计数量是15-17次,今年是50-70次,建议只要质量符合要求,产品肯定会被带到日本市场,大胆向日本市场去推,通过好的贸易商去做日本市场。而且日本2012年发生了地震,对制剂厂家要求一个原料药必须要2个供应商,最好是来自不同国家。

 

诺华制药高级采购经理李大勇:作为原研公司代表,对于整个市场变化的反应,其实对于原研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供应的稳定,目前中国对于欧洲公司的印象是失控中,失控后,欧洲公司短期可能想解决供应问题,长期战略眼光是考虑欧洲的回流或者在印度寻找后备。作为中国优势来说,从化学方面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能做很多别人做不了的反应, 很多化学反应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给客户做出来。中国和印度相比较,对于原研来说,印度人好像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用教,但是交出来的东西不是真正要的东西,中国人呢,你跟我谈的时候我不会,但是我一直在学,我答应你要交的东西是你要的东西,这点对于原研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PART4:面对中国不稳定的供应链趋势,外企药厂是否有采购策略方面的调整

现场与嘉宾互动环节:

Q1:谭总,你在欧美市场这块涉及比较广,请问目前欧美客户对于中印的采购比例、采购/投资策略等方面有什么调整?

杭州明月精细化工董事长谭满芳:欧美蛮多客户要考虑亚太区的话,实际上中印都会考虑,我一直很关注印度作为我们竞争对手,客户对此的评价,以前有些客户觉得印度这边不会特别靠谱,让人的感觉说的比较大,做的比较差,中国正好反过来,欧美企业大多数是更依赖中国,但是现在来讲是很多客户一定要找印度供应商,听说部分客户如果只有中国供应商,他们会要求一定要增加印度供应商,现在比例反过来,是印度会更多,中国会更少。

Q2:秦总,stada公司在中印采购和投资策略和全国布局请介绍下

德国stada制药采购负责人秦为民: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有想过,但没有什么太具体的应对方法,我们与一些企业不同,stada不做原料药中间体,只做制剂。目前在中国的供应商不算太多,对中国的供应商都是可控制的,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来自印度方面,印度原料药供应商到总部抱怨要涨价,很简单原因是中国原料中间体涨价了,总部会让我们去查,一查真的是中国原料药涨价几倍导致,所以给stada德国印象这都是中国造成的。我们在做供应商风险分析的时候都会把工厂是不是在园区作为影响因子,这种不受控制的涨价,挺麻烦的,这可能会导致未来有些产品中国会out。我想说,国家在这方面是需要有些引导,政策一刀切,企业可能会过多反应,国家想的可能很好,大的企业培养,小得企业关掉,但是需要政府来引导。我们经常得到新闻,哪些产品一天一个价格,非常普遍。德国角度看,我们12年德国总部开会,采购量中印是一半一半的,但是去年听说印度已经60%,实际上新的原料药印度占比很大,国内供应商想要往后端发展,这几年是一个机会,目前为止stada大部分产品是印度是第一供应商。中国的优势在于,我们从风险角度来看,肯定希望供应商一家中国一家印度,然后印度可能是几十家中选,中国就几家选。国内企业从战略角度看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从我们角度来看反而这个机会变少。

Q3:针对Orion芬兰第一家药厂,针对目前形势不稳有何建议,采购策略往中国印度有什么调整。

芬兰Orion制药采购负责人周剑侠:针对国内环保形势很担忧的问题就是采购的原材料的价格,经常有波动,有的甚至停厂。给到的建议是希望供应商和当地部门做到相关的沟通,做好一些相对应的措施,其次是设置合理的利润率,这是一个门槛同时一个保障。Orion面对形势不稳首先是备库存,提早做完一整年的采购计划,由之前的大半年的备库计划提升到一年,也希望跟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价格在没有太多影响情况下希望订一个一整年的价格。中印的采购数量 10亿采购 , 印度办公室有170号人,当然也包括在印度有很多制剂的CMO 项目,中国办公室三个人,采购比例中印比例,1:3 ,中国比例在上升,中国产品质量应向欧洲看齐,其次选择供应商还有价格上有一定的优势,谁家更有优势就买谁家的 。

Q4:郑总贸易转到投资,跳出来看行业,当下怎么做比较合适,哪些看好?

途韩进出口董事长郑战云:行业上下游这块,我更看好制剂这块,技术比较强,也比较稳定,api跟制剂连在一起,所以我从2年前开始布局制剂,国内合作都是上市公司,他们做原料多,因为自己这块技术比较空缺所以粘性比较强,我管技术销路,投资比较多。第二个我们自己从印度这块2-3年前开始采购,中间体 api都有,但是量不大,一年几百万美金。

 

PART5:认清形势,突出重围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保形势中国企业应该如何突出重围?分组讨论共商对策:


 

湖北百科亨迪药业董事长程志刚:企业找好自己定位,我们认为心目中印度是最大对手,但是印度企业心目中不是,印度看好的是欧美企业。所以我们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弱小可以从中间体开始做,我们有一定实力的可以做原料药。在国内发展的时候,向国外发展,国内一些企业做的好的,给原研厂家提供原料中间体,我们还可以做高端仿制药,越来越多国内原料药企业通过fda和欧洲检查,利润有一定保证,给予一定空间能够稳定供货,稳定生产,再往高端一点做anda能够出口制剂,国内目前屈指可数,但是印度几十家,印度企业有国外的研发生产销售,但是中国企业我们很多是holder 委托别人销售,其实这个对于国际化的差距是特别大的,我认为不同企业可以定位为不同的,目标是向仿制药企业能够提供原料药,仿制药制剂可以卖到国外去,再往上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创新药,从低端中间体到高端中间体,国内申报,国外申报,到仿制药制剂卖到国外去,当然最好是我们的创新药,基础打得好高端才能走的越远,第二个分享下,印度企业有很多不同的分工,有制剂 原料药 中间体企业,他们有合作分工问题,他们不是竞争关系,是合作关系,我们国内应该借鉴。

 

安徽新星药物开发董事长李晓祥:中国药政法规都在变,不变的是我们,要不断捕捉各种机会,这个产业链的全部布局,真正的道理就是要具备抗风险的能力,从新药到研发都有抗风险的条件,任何时候都是挑战和机遇的存在,安徽新星从2015年开始开始做创新药,仿制药全停止,5-10年是接下去创新药非常好的时机。我们跟印度斗争,把全球原料药产品价格拉下来了,我们都感觉到痛苦,从资本市场都没有得到非常好的股值,好的技术去做让人尊敬的化工,环保大环境下给我们非常大的压力,环保压力我们怎么干,我们再怎么赚钱,这机会没有,应该跳出来一定要大家联合,通过药融圈圈起来,这样之后的发展会非常的迅速,我们在河南西藏浙江,都有公司,目前四个新药往前推,中国的新药就是创新药,本土的研发企业融入国际的大圈子去做,到今天为止临床批件有十几个,都不玩了,忍痛割爱,去认真思考,该联手联手,该放弃放弃,我们联手,有感而发的几句话。安徽新星在做全产业链的一个布局,都是为了五年之后,同时药融圈要做到大家的公司,一个公司加协会运作。

 

国邦药业董事长邱家军:听了一天收货颇多,第一个事情清晰认知环保高度,责任感要有,中国人的东西应该中国人做,更多的企业家想要有名有利,我的胸怀是为健康服务,做了30年的医药化工,我转行,不是我们损失,是国家行业损失。所以必须要坚持下去。

 

上海力田化学品董事长陈维华:其实有一点大家忽略了,中国可能在未来是最大的制药市场,我的印度合作伙伴说,如果要选择合伙人,首选是中国人,中国未来是最大的制药市场,国内企业首先要想到的是,未来的出路首要守住我们中国的市场,外国药到中国太多了,价格都普遍太高,怎么把药价格降下来,这是我们中国企业要思考的问题,第二点从mdI看中国化工的崛起,中国的化工已经崛起了,医药行业为什么不能崛起,我们的产业链从tdi mdi 到很多原料,很多已经是体量级。再讲一点,我们应该尽快实现工业自动化和工艺的创新,是突围很重要的一个点。最后说下做一点国际布局,有没有可能考虑到印度去做制剂研究了?有没有可能更快的水平提升制剂的发展呢。

 

上海欣海生物总经理呼延旺:本身就是做国际贸易出身,因为国内环保压力货源紧张拿不到货,我们贸易到北美市场非常痛苦。环保压力是全球性的问题,经济上面也要走发展中国家的路。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张熊处长:对中印竞争方面有一点想法跟大家交流下,我们医保商会有一块工作专门是知道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案件,印度企业对反倾销调查应用的非常得心应手,手中一个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印度企业对中国企业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一共有35起,占全球对中国反倾销案件的1/3,印度也是对我们国家医药产品发起发倾销案件最多的国家,他们是反一起,就相对把中国一个产品排除在印度市场之外,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一是印度不承认中国的地位,二是印度主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比较高,就怕你违反规则把中国排除在印度市场之外,印度企业把反倾销手段作为遏制我们中国医药企业优势产品的工具和数段。分享一点,未来的话,我们医药企业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发起反倾销手段,把他们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

 

北京世纪迈进董事长高峰:整个制药行业是产业链,大家做的都是单独作战,很少从客户角度思考,建议在全球产业链上去思考,从客户角度出发,组织最优质的技术,专业的生产,形成最高效的产业链发展。对供应链的认识叫新兴cdmo;整合资源。

 

德国stada制药采购负责人秦为民:从个人角度来看国家制度这样子,可能只能执行,建议企业都往下游跨一步。欧洲市场制剂很难做的,美国相对open一点,欧洲市场制剂业务大部分在cmo业务,其实挺赚钱的,欧洲制剂有大品种可以自己做,小品种选择外面代工,所以在未来欧洲方面制剂代工业务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向。为什么这么说,我简单分析下,我们stada一年大概有30%花在采购上面,采购是包含原料、包装材料、cmo制剂业务、辅料,实际上欧洲每个公司做仿制药年报,净利润能超过10%的企业不太多,所以10+30%,还有60%的空间,为什么欧洲有这么大空间是为什么呢?是人员成本太高了,我们现在生产主要的不在欧洲,在塞尔维亚,平均人工成本400美金,在欧洲是3000欧元,在越南也有生产基地,所以在制剂代工方面未来可以发展。浙江一些企业,已经有动作了,当人对一些前端企业可以开始往后坐了,中国人才慢慢也是有的,企业需要引导和意识,往前再走一步其实没有这么难,但是目前差距是非常大,fda和cep印度是中国的好多倍,中国最多不超过20-30,不管做中间体还是原料药都好,大家都可以考虑往后再走一步。

 

PART6:环保专家解读环保政策导向

环保专家朱进:举一个简单例子,国家出台的一个法规,就在前天今年出台的法规就废除了,之前八年都没有改变过,在环保方面就倒逼着我们企业去改变。比如地下水的采集已经超量,国家已经意识到了,不能掠夺式的发展,已经高耗能,所以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废水的处理并不是重点,废气才是国家关注的重点,明年开始废改税,要收税了,污染环境费要改成税了,国家政策在变。我们现在的环评分两步,前面还要跟政府沟通,根据新的法律法规,不再作为项目介入必要条件。十一之后,在正式动工前必须要完成专家评审,企业要组织自我验收,环保局对三废处理措施验收,国家已经把环保督查中心升级变成主管部门了,从中央到地方都是这个政策,所以要打擦边球是不太可能,要基本服从法律法规。要有远见有思路,对中国医药行业先做大,再做强,中国医药在国际上拥有更高的话语权,就看大家了

 

PART7:政府代表对于中国医药前段产业链现状的看法以及建议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谈圣采秘书长

 

谈秘书长:今天听各企业分享了很多经验,学习到很多知识,今天上午讨论的问题针对于环保政策,企业如何去应对,其实从今年开始就一直关注着这个问题。在此之前已经上报了一些情况,希望把环保标准定出来。环保政策可以严,但是要有个标准,要有个度,把握这个度。环保带来的供应紧张,市场的恐慌心理,和短期价格上涨,我们注意到某个品种上涨是跟事件相关,这种上涨是短期的,不是长期的。随着产业集中度逐渐提高,大企业可以左右市场,价格也会慢慢平稳,所以这个阵痛的过程要企业根据市场情况短期做好市场策略的调整。

 

关于产业发展趋势,外贸的发展趋势,政府希望产业定位要向欧美高端市场看齐,短期之内产业的低端化做不了根本性的改变,希望通过转型升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全国26个产业园区,经过外贸导向的园区,已经有发展需求和已经发展的,可以帮忙向政府争取资金,整改行业是朝上发展,像印度竞争对手,我们是要关注,其它市场还是会有机会的。像拉美市场,本地的医药产业非常薄弱,这些市场都有非常多的机会,我们在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适当考虑市场战略,把产品和市场很好的结合之后会走出非常好的新路子,作为行业组织,要推动企业的国际化,推动企业走出去。实际上强调国际化竞争,希望把眼光放在高端企业和高层次的水平上,在这个过程中有能力的企业加快发展进程,有条件的监督自己做大做强,会全力支持大家的发展。

 


大会主席吴生文做大会总结

 

对企业的建议:

 

大家算成本的时候有没有把环保成本算进去,其实没有。环保安全决不可侥幸: 必须花大力气, 花成本尽快完善!环保是短痛,真正中国产业链问题是处在这块,如何考虑减少人工?我们现在企业都是三班倒形势,这个一定是最大问题,工艺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要人做的事情,将来的挑战一定会大于环保本身,产品的选择,过寒冬的时候不要想到做大做强,一定要坚决放弃污染大,毛利还不高的产品,做大做强一定要优势的产品,把一个产品做出来不算本事,是把成本做下来才是真本事,未来的趋势,就是专精尖,同质化的东西很难生存。

 

        对政府的建议:

 

        行业建设几十年, 摧毁仅仅需要几年,且产业链断了不可能再回来。任何行业均是由大, 中,小有机组成: 小不是错, 小又不做好环保才是错- 行业需要无数小型企业- 如何帮助小企业合法合规生成?目前的环评仅针对品种评估, 耗时长  – 国家一方面鼓励创新,但CMO 企业如何生成?政府对 EHS 的监管应该重结果, 不是过程:把过程放权给企业及专业人士!治水, 不是堵水  - 企业仅仅感受到“堵水” 部门, 没见到“治水” 机构!医药化工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大国 – 没有了化工, 中国不会有制造业, 没有了制造业,中国不可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从解放生产力一定要变成创造生产力,能够对整个产业链都有帮助。创业者的成功要有德行、悟性、韧性、血性,记性,有些东西要冒险,优柔寡断不敢冒险不会有机会的,我们的产业链也到十字路口,所以现在也要冒险,伟大的人一定有血性。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是失败的教训可以学习的。


Copyright © 2017享融(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53620号-1

亲,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药融云
医药数据库
小程序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400-645-8518